“再往這邊站一點”“來給我們拍張合照”“笑一個,茄子——”10月12—13日,我校長安校區(qū)北門附近,鮮亮的建校80周年慶祝展板成了熱門“打卡點”。拍照留念的人群中,除了在校師生員工,更不乏來自五湖四海的師大校友。八秩榮光,八方來賀,今天,讓我們共同走近校友的慶祝盛況,聆聽他們與母校的動人故事。

當“詩情”遇上“師情”
10月13日中午,文匯樓C段211報告廳內(nèi)座無虛席,連走廊上也擠滿了聽眾。講臺上,著名文化學者、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、我?!敖艹鲂S选笨嫡鸾淌阪告傅纴?,從李杜講到蘇黃,從詩詞談到歌賦,與師大學子展開熱烈交流。
康震在陜師大先后獲得學士、碩士、博士學位?;赝麃頃r路,難舍師大情。在講座中,康震深情感嘆:“陜師大是一所偉大的學校,我們要對母校深厚的積淀有充分認識,這樣才能涵養(yǎng)自信、收獲‘他信’。”學校80華誕之際,他以這場思辨與詩情交織的學術(shù)盛宴,為母校送上了自己的祝愿。

校友與師生座談交流
戴小黃帽的熱心老人
在熙攘的人群中,1978級校友劉瑞琦的一頂小黃帽格外引人注目。
大學畢業(yè)后,劉瑞琦扎根西部,在西藏農(nóng)牧學院從事英語教學32年,并陸續(xù)向多個省份的23個機構(gòu)捐贈3000余冊書籍。2021年,他還在鄠邑區(qū)甘亭街道孝義坊村創(chuàng)辦了公益圖書館“孝義書院”,這次來參加校慶還戴了書院定制的小黃帽。
“從前我們的樓都叫‘10樓’、‘20樓’,現(xiàn)在都叫‘文津樓’、‘文淵樓’,不僅設(shè)備齊全了,建筑也更氣派了。”看到學校的新面貌,雙鬢斑白的劉瑞琦雙眸中泛起一如少年的光芒。在師大80年校慶之際,他為學校圖書館捐贈了一套123冊的《傳世藏書》,以此祝愿母校的未來更加燦爛,也勉勵學弟學妹們不辱時代使命、不負青春年華。
圖書館前的師生重聚
在長安校區(qū)圖書館前,校友李娜萍身邊簇擁著一群青年學子?!敖裉旎氐侥感?,我見到了曾經(jīng)教過的2016、2019、2021、2024屆畢業(yè)生中考到師大的所有學生。看到孩子們,真切感受到自己從教十余年的教學成果,特別感動!”李娜萍激動地說。
2010年從師大研究生畢業(yè)后,李娜萍來到長安區(qū)第一中學,成為一名高中政治教師,陪伴一批批孩子們度過高中時光。如今,教育的接力棒傳遞到了既是學生、又是學弟學妹的后輩們手中,“希望我們師大人和母校都越來越好,為祖國的教育事業(yè)貢獻更多力量。”
帶著孩子回母校
“師大是教師的搖籃,也是我教育生涯的起點。”校慶期間,西安交通大學副教授、我校2001級校友賈欽相帶著兒子一起來為母校慶生。從求學到走上教學崗位,她始終從恩師們那里獲得精神滋養(yǎng),“畢業(yè)后,我經(jīng)常會回師大走一走,每次回校,心中都盈滿幸福?!?/p>
2002級校友李瑞娟同樣帶著孩子來到母校,一同走過她記憶中熟悉的小路?!霸颈遍T前只有圖書館、一排杏樹、一棟計科院的樓,現(xiàn)在種滿了樹,像公園一樣!”她如數(shù)家珍地對孩子說。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,看著校園里郁郁蔥蔥的樹林,李瑞娟懇切地說,“希望師大日益繁榮,培育更多英才。”
“我和爺爺同賀校慶”
在首陽書坊,美術(shù)學院2024級研究生新生張思悅一家人正在精心挑選校慶文創(chuàng)紀念品。
“思悅的爺爺就是陜西師大人,老爺子一直有師大情結(jié),但出于身體原因不便回來。這次我代他來看看師大,為他選些紀念品?!睆埶紣偟母赣H說。
張思悅的爺爺張景漢是我校1960級中文系校友,畢業(yè)后一直在藍田教書,先后于前衛(wèi)中學、孟村中學、城關(guān)中學任教,為當?shù)亟逃聵I(yè)奉獻了畢生心血。
耳濡目染,張思悅今年也考入師大,“爺爺就是我身邊的‘西部紅燭’,激勵著我好好學習,堅定追逐自己的理想。很開心能與爺爺一同慶祝學校80華誕,愿我們的師大越來越好!”
跨越半個世紀的校慶祝福
從河北石家莊連夜坐12小時火車,鄭改蓮回到母校。甫入校門,看到慶祝學校80華誕的鮮亮標語,一路上的舟車勞頓一掃而空,她激動地說,“終于到‘家’了!”
回望50年前在師大的求學歲月,她忘不了當時的求知若渴、埋頭苦讀。當年考入師大外語系,英語幾乎要“從零學起”。為了跟上功課,她每個周末都泡在教室,以致于幾年下來,竟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對學校之外的西安“并不熟悉”。
跨越半個世紀再次回到母校,她倍感親切,“我和六位同學闊別重逢,一大早就一起逛了兩校區(qū)?!甭叫@,看著青年學子或在綠蔭下用功讀書,或在操場上揮汗如雨,鄭改蓮的笑容從心里泛到嘴角,衷心祝愿他們的明天光輝燦爛。

校友返校合影
在師大,讓緣分開花結(jié)果
范可和趙鈺彬,高中同學,2014年一同考入師大新聞與傳播學院,而今已步入婚姻殿堂。在師大,他們在圖書館鉆研學業(yè)、在校電視臺實習、一起吃遍大小食堂,度過了難忘的校園時光。如今在西安工作的他們,每年都會相伴回母校探望,“師大年年有新貌,看到母校越來越好,我們覺得非常幸福?!?/p>
“我們?nèi)齻€是舍友,還有一位隔壁宿舍的,一起來懷舊啦!”雁塔校區(qū)門口,四位校友手持“我愛師大”標語歡樂合影,她們是心理學院2012級校友仁丹妮、石颯、柏文娜和楊曉霞。畢業(yè)后,她們都成為中學心理教師,“愿做那星星點點的亮光,點亮孩子的心窗,照亮祖國的未來!”學生時代,她們經(jīng)常一同去思源閣打熱水。如今思源閣已變成咖啡館,友情卻未曾被歲月消磨……(原載于《陜西師大報》第701期06版)
(組稿:盧思越 代汝晗 賈怡然 周健 采訪:融媒體學生記者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