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告人:李燦 院士
講座日期:2019-07-06
講座時間:15:00
報告地點:長安校區(qū)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報告廳(致知樓二段七層報告廳2712)
主辦單位:化學化工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
講座人簡介:
李燦,理學博士,研究員。中國科學院院士、發(fā)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、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,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(籌)主任,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,中法催化聯合實驗室中方主任。主要從事催化材料、催化反應和催化光譜表征方面的研究。自2001年以來,主要致力于太陽能科學利用研究。已培養(yǎng)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160余人,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(fā)表正式論文700余篇(總他引次數超過20000次)。在國際Elsevier Science B.V.和 Wiley出版系列中主編專著多部。獲得發(fā)明專利授權80余件。先后獲得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(1993年),中國青年科學家獎(1993年),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學者獎(1997年),中國杰出青年科學家獎(1998年),國家科技發(fā)明二等獎(1999年),國際催化獎(2004年,國際催化領域的最高榮譽,每四年一次,每次一人),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(2005年),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(2005年),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(2011年),中國催化成就獎(2014),遼寧省自然科學一等獎(2015年),全國十大科技人才獎(2016年), 日本光化學獎(2017年),以及中國光譜成就獎(2018年)等。
講座簡介:
霧霾籠罩、能源短缺、環(huán)境惡化、極端氣候頻發(fā)等等都是危及人類生存發(fā)展的嚴重問題。如何破解這些難題,實現人類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,是21世紀科學技術領域最為關注的研究方向。太陽能清潔無污染、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,是理想的能源。但如何將太陽能高效轉化為人類需求的能源形式則面臨巨大挑戰(zhàn)。其中將太陽能轉化為可儲存、可運輸的燃料(太陽燃料)被認為是科學界“圣杯”式的難題。人工光合成師法自然光合作用,是生產太陽燃料的重要策略、也是人類保護地球家園、實現生態(tài)文明、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理想途徑,而要實現這一目標,需要志向高遠、懷有科學夢想的青年學子們?yōu)橹畩^斗。